趙匡胤只是用那張黑胖的臉扯出一個堅強的笑。
他不敢說自己治國有多厲害,但打仗這件事情上,他只要代入一下那些被趙炅叫去打幽州的將士們就完全能夠理解了。
不管是按照五代十國,還是以往所有戰事經驗。
打了勝仗之后,除非是迫在眉睫的仗要打,大多都是要論功行賞的。
以此鼓勵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小兵和將士們。
結果這邊累得半死,還沒有拿到獎賞,又被拉去繼續打仗。
打得還是遼國精騎。
甚至遼國那邊早就做好了準備,剛進去就差點被對面包了餃子。
“我想出去了,后面的我都能猜到是什么樣子。可以選擇不看嗎”趙匡胤面沉如水,雙手背在身后,挺著將軍肚,眼神里透著一絲迷茫。
姜煙從前對趙匡胤是沒什么好感的。
甚至想過,那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會不會是為了押韻。1
不過,后來也想通了,那位的才華,還不至于硬拉一個人來押韻,趙匡胤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
現在看看,過人之處是有的。
但趙匡胤這些年來一直不被大多人贊許和提及,大概也跟宋朝后續操作太迷幻有關。
就算是這樣,姜煙還是冷靜的拒絕“不行,幻境一旦開始,只有結束才能離開。”
趙匡胤肩頭猛地一塌,點點頭道“既如此,罷了。”
趙匡胤走到時候還順帶把趙恒也一并帶走了。
姜煙繼續走在皇宮的路上,看著趙炅回開封后,次年又發動了白藤江之戰,意在收回漢唐時期對交趾的控制權。
可最終還是以先勝后敗的方式結束,交趾得以獨立。
姜煙嘆氣,一時間門不知道說什么好。
趙炅比起后來的一些皇帝,至少還知道要打。
只是人菜癮大,將原本的士氣打得七零八落。
若是趙匡胤的命再長一些,或許大宋會走向另外一個面貌。
僅看到白藤江,姜煙都能想到接連幾次的戰敗對全軍士氣的打擊,更何況雍熙北伐
事實上,高梁河之戰后,遼國不斷對邊境騷擾。
趙炅也一直是積極迎戰,甚至始終備戰一次北伐的狀態。
姜煙面前的畫面破碎在宋軍集結,分三路大軍罰伐遼的一幕。
周圍變幻,再出現已經是站在大街上。
姜煙環顧四周,才確定自己竟然出了皇宮,現在就在開封的大街上。
“聽說了沒楊無敵死了。”
“這仗又輸了。”
“可不是唉,也不知道燕云什么時候能收回來。我祖籍便是燕云,如今年年祭祖都不敢回去。”
“不是,楊無敵怎么死了我聽聞他打仗極是厲害啊”
“這我們小老百姓怎么會知曉不過,我聽說是死在了陳家谷,被遼兵所俘。被抓之前還殺了幾百個遼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