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知道,姜煙的分析或許有些偏頗,但有一點說的不錯。
宋軍,許是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內部的問題。
可往后幾代人都沒有針對這個問題做任何改進。
從前在趙匡胤手中不說所向披靡的宋軍,穿著后來工藝精進制作趨向完美的鎧甲,卻被遼國打得連連敗退。
北宋之后的國力不行,打仗差還情有可原。
但宋初,的確有內部原因導致。
姜煙看著面前不說話的趙恒,轉身嘆氣“算了,跟你說這些也沒用。”
畢竟,這個時候的趙恒只是一個普通皇子,而非儲君。
相較之下,趙恒前頭的兩個哥哥才是趙炅心中所認可的太子。
只是大哥趙元佐在四叔趙廷美死后,因病發狂而被廢,居于南宮。
兩人沒有去看王侁流放,走在宋朝的大街上,姜煙感受到的是與歷朝不同的景象。
盡管此時還是宋初,但民間門風氣是完全不同的。
開封的確繁華,而趙匡胤之后,文風漸盛,趙炅在位時期,科舉選拔的官員極多。只是北宋初年的開封,就已經有了之后的東京汴梁繁盛之景的雛形了。
不過,姜煙現在也沒有看的心思。
跟著趙恒去了他的王府。
這一年的趙恒還是韓王,名字也被改為了趙元侃。
路上,趙恒對姜煙說“大哥為人謙和仁善,又與四叔交好。得知四叔死后,大哥大病一場,幾次昏迷醒來,卻變得癲狂躁怒。”
對于這個兄長,趙恒是很尊敬的。
事實上,趙恒的少年時期甚至是青年時期都沒有想過要成為太子,更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皇帝。
回到王府,趙恒又請姜煙在自己對面坐下。
姜煙看著趙恒的一舉一動,對比之前接觸的趙匡胤,以及在幻境中見到的趙炅。
哪怕是祖傳的圓臉也很難將這三個人聯系起來。
趙恒說是儒雅,倒不如說是溫吞。
性子不緊不慢的,說話也是如此。
“去年,大哥病好。爹高興的大赦天下,原以為就此無事了。結果大哥重陽醉酒,又被人惹怒,竟然放火燒宮。”
趙恒回憶起那天的情況,現在想想都覺得心臟跳動得厲害,不可思議。
從小到大,他們兄弟幾個中,大哥趙元佐是最受父親喜歡的。
在他們心中,大哥必然會是太子,是儲君。
“我到如今也只是想做個每日畫畫寫字的閑散王爺。給我職位,我便好好的做。”趙恒說得誠懇,他的確沒有別的心思。
至少,在頭頂還有兩個哥哥的情況下,趙恒的才能又不突出,誰又能想到他會是大宋的第三位皇帝呢
“大哥被廢后,爹又開始信重一哥。”趙恒語氣悠悠,端著茶盞好半天喝不下去。
不過幾年,趙炅的次子趙元僖無病暴亡。
朝堂以及趙炅的目光,第一次如此鄭重的落在了趙恒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