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琯頷首,“九州黔首飽受戰亂之苦已有百年,他們現在需要的不是背井離鄉再起刀兵,而是休養生息,安居樂業。”
“休養生息,安居樂業”
嬴政眸色微深,視線劃過殿內眾人,最終落在最為年輕的蒙毅身上,“蒙毅,你怎么看”
作為嬴政最心腹的心腹,蒙毅毫不猶豫開口,“陛下,臣以為丞相此言差矣。”
“若歷代秦王皆是丞相這般想法,我大秦怎會從犬戎鐵騎之下掙扎求生到現在的一統天下,陛下獨尊始皇帝”
王琯不悅皺眉。
簡直荒唐
這種絲毫不顧惜天下黔首的做法與自尋死路有什么區別
嬴政眸光變得玩味起來。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蒙毅繼續道,“地球儀既落到陛下手中,便意味著陛下的功績絕不止步于此”
“蒙毅,你蒙家以軍功立世,你當然希望陛下征伐不斷,你蒙家才能世受皇恩,永享尊榮”
王琯再也聽不下去,不耐打斷蒙毅的話,“你可曾想過九州萬民天下黔首”
“正因為想過,所以才支持陛下討伐四方。”
蒙毅絲毫沒有因為被百官之首的丞相打斷話而陷入慌亂,他的聲音依舊清朗,條理也異常清晰,“群雄并起之際,我大秦不過是一個在犬戎鐵騎下茍延殘喘的國家,甚至不能稱之為國家,因為那個時候尚未護送周平王東遷,還沒有被周平王封為諸侯。”
“可就是這樣一個弱小的,不堪一擊的嬴秦,卻能踏平六國一統天下,靠的是什么”
“是六代明君,君臣相和,是法墨兩家相輔相成,是只要你能從戰場上砍下一顆人口,你便能得到封賞土地,有安身立命的資本,所以我大秦兒郎個個一騎當千,視六國兵甲如無物,所以才能橫掃,天下歸秦”
“我大秦以軍功立世,這也是我大秦強盛的根本所在。”
“而其他六國有什么有的不過是給貴族王室當牛做馬,一條賤命死不足惜。”
“可當他們到了大秦,當他們在戰場上砍下敵人頭顱,他們便能改變卑賤如螻蟻的命運”
“是以,我大秦不斷吸納六國人才與兵卒,直至現在的萬里疆域,所向披靡”
蒙毅拱手進言,“所以臣以為,陛下不必自廢武功,將所有兵甲解甲歸田,讓習慣南征北戰的將士們去種植他們根本不熟悉也不擅長的糧食”
“所以,你贊成出兵”
嬴政挑眉。
“臣以為,可小規模出兵。”
蒙毅道,“丞相之言并非全無道理,若全民皆兵,六國余孽必趁此作亂,倒不如先組建一支千人的精銳,以經商名義去四方打探一番,若國小羸弱,則不必興師動眾,這些人馬便足以將其平定。”
“若其國土足以與大秦勢均力敵,便與之往來經商,先遣商人在其站穩跟腳,再徐徐圖之,將其蠶食殆盡。”
李斯心里有些異樣。
到底是年紀輕輕便備受陛下寵信的心腹朝臣,雖心直口快敢于直諫,卻每一句話都說在陛下的心坎里,這是多么難得可貴的品質。
王琯瞬間覺察到蒙毅的話外之音。
陛下雄心壯志,野心勃勃,在看到地球儀之后怎么可能不出兵
但大舉用兵傷民傷財,并非明智之選,任他說破嘴皮,陛下也不會采納他的意見。
可蒙毅的建議便完全不同。
千人的商隊的開銷雖大,但對比動輒幾十萬兵馬的遠征所花費的費用不過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哪怕此時天下初定,需要用錢的地方極多,這些費用陛下也能出得起。
“商隊”的開銷不成問題,剩下的便是如何說服陛下接受這種提議。
國小則滅,國大則里應外合,在戰亂四起群雄逐鹿的時代,沒有哪個國家比秦國更懂反間計。
王琯當下便道,“陛下,蒙上卿之言雖不甚妥當,但也可勉強行之。”
嬴政輕嗤一笑。
聽聽,方才還是蒙毅,此時已是蒙上卿。
對于這位丞相來講,只要不起刀兵,一切便能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