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又三日,海珠腿上猙獰的傷口結出血痂,傷勢好轉,她就不再窩在屋里,上午冬珠隨村里人去趕海,她拎了椅子坐在河邊下勾釣魚。
“姐,我去撿柴了。”風平說。
“好,別跑遠了,不能靠近水邊。”漁民不種莊稼,靠海不靠山,燒的柴多數是割了野草曬干,或是從海里撿了海草曬干,也有海上漲潮飄來的木頭,原主的爹還活著的時候,家里的柴都是他撐了船去灘涂上的紅樹林里砍的。
過了大潮日,海上的風浪小了許多,連帶入海河的河面也平靜不少。海珠察覺手上的木棍上力道下沉,來魚了,她按耐住激動,扯扯松松,一條巴掌大的銀魚露出水面。
沒料到能釣起魚,海珠大聲喊“風平,拿桶來。”
隨著風平一起過來的還有三個小子,比他大不了幾歲,也是沒爹沒娘的孤兒,靠族里給的救濟糊口,餓不死也飽不了,全身上下就一件看不出原色的破爛褲子。
“海珠姐,你這魚鉤是什么做的”
“繡花針。”海珠捏一截蚯蚓掛繡花針上,將魚鉤再次拋下水。
三個黑小子怏怏“噢”了聲,站在水邊看一會兒又跟風平一起去摟柴。
桶里攢到三條魚時,趕海的人回來了,小潮日涌上來的海貨少,家家戶戶收獲都不豐。
載人的漁船靠岸,船上的人看到海珠在河邊,關切地問“海珠,你腿上的傷好了”
“快了,已經結血痂了。”
“結痂了就快好了,好事好事。”船上的人托了冬珠一把,繼續說“媽祖保佑,等你好全了去媽祖廟拜拜,你家走了晦,前段時間太倒霉了。”
魏金花從身后搗了下說話的婦人,好的不提凈提傷心事,“別把孩子惹哭了。”
還想接話的人訕訕閉了嘴,看冬珠臉上的高興勁兒不見了,忙調轉話頭“海珠釣到魚了”
說起這,海珠晃了晃桶,略帶炫耀道“釣了三條。”這可是她自己釣起來的,往后每天如此,就是族里的救濟斷了家里也不會缺菜。
巴掌大的魚條,撒網都撈不起來,不過也沒人在這時說掃興的話,笑言兩句各回各家。
海珠也準備收拾了東西回家,之前的三個小子跑了來,問她借魚鉤使。一根繡花針也要一文錢,他們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