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來得及反應,衣領被人提了起來,氣都沒喘勻,然后就感覺一陣顛簸。
“姜姑娘坐好了”
趙匡胤的聲音從頭頂傳來,姜煙又被掐住肩膀,直接提溜著在馬背上坐好。
周圍廝殺不斷,鮮血四濺。
姜煙都不知道這場仗是什么時候停歇的,被年輕的趙匡胤帶回后方的時候才如釋重負一般吐出一口氣。
“這是什么時候剛才是怎么回事”
趙匡胤沒說話,只是先給姜煙倒了杯茶。
年輕時候的趙匡胤也只是比現代時候的模樣少了幾道皺紋,眉宇間更多幾分銳意進取。
有著這個年紀應該有的蓬勃朝氣。
加上沒有那三個不肖子孫在旁邊時時刻刻的提醒著他大宋之后的事情,趙匡胤臉上的笑都更明顯一些。
“我也沒想到一進來便是這個時間。方才只是在想當年的事情,湊巧而已。方才是北伐最后一戰,如今皇上病重,就要班師回朝了。”
姜煙下意識點頭,還沒覺得這有什么不對。
直到意識到那句“如今皇上病重”,她才猛地抬頭“柴榮這是公元959年”
柴榮生前的最后一年
趙匡胤對上姜煙吃驚的眼神,三指捏著茶杯,眼神微動,頷首道“不錯。不過,準確的說,應當是郭榮。”
他在現代看過后世對郭榮的評價。
不少人可惜郭榮之死,而將靖康之恥的源頭指向他。
要說他此刻心情沒有一點波動,那是不可能的。
嫉妒有,不忿有。
但更多的,趙匡胤也是認同大半的。
“我還以為會從你登上皇位的那天開始。”姜煙沒有注意到趙匡胤的神色,還一手托腮靠在桌邊說“我還蠻想看看柴郭榮是什么樣子的。如果可以,我還想看看郭威。”
趙匡胤坐在對面,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一下皺眉,很想問問姜煙到底清不清楚,他可是大宋的皇帝。
皇帝啊
可一下又舒展開。
在現代生活的這些天,趙匡胤不止一次的感覺到,皇權在現代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皇帝,也不過是現代許多人腦海里一個模糊又固定的形象。
模糊是在于,歷史上的皇帝簡直不要太多。
固定則是因為,在許多人眼中,那些皇帝再有人格魅力,也比不過現代社會的好。而那些反面形象的皇帝,不是驕奢淫逸,就是殘暴成性。
“后周太祖為人謙遜節儉,作戰又勇猛異常,如今還有不少人念他。”
趙匡胤語氣滿是唏噓。
當年他便是投奔郭威帳下,也曾跟隨郭威上陣殺敵。
只是那個時候,趙匡胤還只是個寂寂無名的小小兵卒。
也是跟隨郭威立下戰功后,才一步步升遷,在郭榮以皇子身份為開封府尹的時候,趙匡胤看準時機,也成為了開封府馬直軍使,與郭榮走近。
聽趙匡胤說起這些,姜煙聽得津津有味。
“世宗為人豪爽,擅交友,且有雄心壯志,非此世俗人能及。只可惜”
趙匡胤倒也不是惺惺作態。
他的確是敬重郭榮的。
如果不是郭榮器重,他又怎么能有發揮的機會
郭榮的理想和計劃,趙匡胤本人也是堅實的擁躉。
只是郭榮早逝,留下的孤兒寡母,若是在其他年代,還能在文臣武將的拱衛下存續。
可五代十國,豈是小兒能受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