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說著話,周圍的幻境也跟著變幻。
很快從雄州轉變成為澶淵,如今的河南濮陽。
大宋的一切,也都要從這里開始。
姜煙跟著趙匡胤往前走,遠遠的就能看到一群人圍在一起不知道在說什么。
其中一個男人被圍在中間,表情很是為難。
“如今天下未定,四方諸侯虎視眈眈。陛下留在澶淵,誰也不見,這這如何是好”
“澶淵與汴京相距甚遠,若是不回去,如何安人心”
“是啊張大人,您肯定比我們這些人同陛下的關系更好,您去勸勸陛下,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宗廟為上啊張大人”
被圍在中間的張永德被說得沒辦法,只得點頭道“諸位大人不要著急,我定然會將這話告知陛下。”
“那就有勞張大人了。”
“是啊有勞張大人”
趙匡胤站在最后,也沒說什么,只是朝著張永德抱拳,算是打了招呼。
姜煙在旁邊看得驚訝,這就是傳說中被“點檢作天子”連累了的張永德
“慘啊”姜煙嘆氣,這好好的還什么都沒發生,張永德就一頭撞進了郭榮的火藥桶上。
“點檢作天子這件事情是真的嗎”姜煙真的很想知道。
感覺歷朝歷代都會有這樣的傳言。
李世民時期還有什么“武代李興”的傳言。
不過
姜煙打量著趙匡胤。
她其實是有點懷疑趙匡胤的。
不然,怎么就這么湊巧
趙匡胤只是輕笑,沒有直接回答姜煙,而是說“皇子年幼,而張永德之妻乃是晉國長公主,其又是殿前都點檢,比我的威脅更大。”
晉國長公主,是郭威的女兒。
當年后漢隱帝想殺郭威,反被郭威借機生事,有了“清君側”之名。惱羞成怒之下,直接將郭威和郭榮在京城的家屬全都殺死。
郭威二子一女死于后漢隱帝之手,只余養子郭榮,以及兩個女兒還在身邊。一個是晉國長公主,另外一個便是早夭的梁國長公主。
而郭榮的前三子也死于此事之中,最大的四子如今年僅七歲。
姜煙還是有些懷疑,不過趙匡胤這樣的分析也沒錯。
相比被郭榮一手提拔起來的趙匡胤,張永德背靠皇族,還是郭威的女婿。
而殿前軍由郭榮創立,經過選拔和訓練后,戰斗力遠比侍衛親軍要強,地位自然也是如此。
張永德的殿前都點檢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郭榮會因為病重,又擔憂幼子,換下張永德,改為趙匡胤。如果忽略趙匡胤后續的陳橋兵變,這個安排并沒有錯。
錯的是,郭榮也忘記了,后周依然出于五代十國的動蕩中。
姜煙仗著沒人看見,趴在門上細細聽著。
在聽到那句“吾固知汝必為人所教,獨不喻吾意哉然觀汝之窮薄,惡足當此”后,忍不住嘆氣。1
歷史沒有如果,這是姜煙體驗最深的一個感受。
后周就算沒有趙匡胤,也會有錢匡胤、孫匡胤、李匡胤。
郭榮做再多的準備,都難以抗拒在動蕩時期,主少國疑帶來的不安。
同月,郭榮回京。解除張永德殿前都點檢的職位,由趙匡胤接任。
后,郭榮駕崩于太歲殿。,,